十八学人 → 十八學人

十八学人 → 十八學人
﹝出天台四教儀集註﹞ 〔一、 初果向〕, 初果, 即須陀洹所證之果也。 謂此人修學將入初果, 雖未至本位, 而已向於此果也。 (梵語須陀洹, 華言預流。 ) 〔二、 初果〕, 初果者, 謂此人斷三界見惑盡, 預入聖道法流, 即證此果也。 (三界者, 欲界、 色界、 無色界也。 見惑者, 謂意根對法塵而起分別也。 ) 〔三、 二果向〕, 二果, 即斯陀含所證之果也。 謂此人修學將入二果, 雖未至本位, 而已向於此果也。 (梵語斯陀含, 華言一來。 ) 〔四、 二果〕, 二果者, 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中斷前六品盡, 即證此果也。 (思惑者, 謂眼等五根, 對色等五塵而起貪愛也。 ) 〔五、 三果向〕, 三果即阿那含所證之果也, 謂此人修學將入三果, 雖未至本位, 而已向於此果也。 (梵語阿那含, 華言不來。 ) 〔六、 三果〕, 三果者, 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悉皆斷盡, 即證此果也。 〔七、 四果向〕, 四果即阿羅漢所證之果也, 謂此人修學, 將入四果, 雖未至本位, 而已向於此果也。 (梵語阿羅漢, 華言無學。 ) 〔八、 隨信行〕, 隨信行者, 謂此人根鈍, 憑他所說起信修行, 進趣於道也。 〔九、 隨法行〕, 隨法行者, 謂此人根利, 自以智力, 隨法修行, 進趣於道也。 〔十、 信解〕, 信解者, 謂此人根鈍, 而有信心, 起發真解也。 〔十一、 見得〕, 見得者, 謂此人根利, 若見於法, 即能得理也。 〔十二、 家家〕, 家家者, 受生處不一也。 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中, 若斷三四品, 或於天中三二家受生, 或於人中三二家受生, 方得證第二斯陀含果也。 〔十三、 無間〕, 無間者, 謂此人斷欲界思惑八品, 但有一品未斷而命終者, 尚有一生間隔; 若不命終, 遂斷一品餘惑, 則無生死間隔, 而證第三阿那含果也。 〔十四、 中般〕, 中即中陰, 般即般涅槃也。 謂此人於欲界死已, 未到色界, 即於中間陰身, 顯發聖道, 而般涅槃也。 (梵語般涅槃, 華言滅度。 ) 〔十五、 生般〕, 生般者, 謂此人從欲界命終, 生於色界, 便般涅槃也。 〔十六、 有行般〕, 有行般者, 謂此人生色界已, 更能加功用行, 斷欲界思惑俱盡, 而般涅槃也。 〔十七、 無行般〕, 無行般者, 謂此人生色界已, 不加功用行, 自然斷除欲界煩惱餘之思惑, 而般涅槃也。 〔十八、 上流般〕, 流即流行之義。 謂此人次第上行, 色界諸天受生, 而斷欲界餘之思惑, 而般涅槃也。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ен реферат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